超過六成受訪跨性別人士曾想過自殺

專家促加強服務配套與立法保障

五月十七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今年主題為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愛自己,做自己)。跨性別資源中心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孫耀東博士於五月十四日發佈「跨性別人士情緒健康調查」結果。

跨性別資源中心於2014至2015年間進行「香港跨性別人士情緒健康」調查,調查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訪問對象為年齡15歲以上的跨性別人士,並成功收回190份問卷。結果顯示63.2%的受訪者表示曾經想過自殺,曾嘗試自殺的則有18.4% ; 年齡30歲以下的受訪者表示受曾經想過自殺的有70.4%,曾嘗試自殺的則有24.1%。

本中心委託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孫耀東教授進行分析,孫博士形容調查結果「驚人」,尤其是在年輕的跨性別人士當中,曾經有自殺念頭和的比率高至70%。他建議政府應盡快進行政策及服務上的配合。同時服務提供者亦應考慮跨性別人士的需要,尤其近期相關研究發現跨性別人士、同性戀者和雙性人士在使用服務時,包括由社工及輔導員提供的服務,曾經遭到歧視。

跨性別資源中心輔導員張佩琦指出,跨性別人士的壓力來源離不開社會的大環境和家庭,「很多時人們都是受社會氣氛影響,而不接受跨性別人士。」

前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性診所主管麥棨諾醫生表示,跨性別人士並不是為了標奇立異,也不要求特別優待,「他們只有一個卑微的要求,就是大家接受他們。」此外,麥醫生指出擔心自己的子女受到不公平對待是跨性別人士家長主要的憂慮,建議社會給予跨性別人士家長適當的支持,因為家庭的支援對跨性別人士是很重要的一環。

跨性別資源中心主席梁詠恩指出,在沒有法律的保障下,跨性別人士承受很大的壓力,並促請政府盡快訂立性別承認法和反歧視法,以保障跨性別人士。

 

觀看記者招待會實況

 

講者簡介

孫耀東博士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範圍包性別、老齡化和健康問題。孫博士是平等機會委員會委托中文大學性別研究中心進行[有關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身份歧視的研究]的首席研究員和報告主筆。

麥棨諾醫生為私人執業精神科醫生,擁有超過八年跨性別精神健康方面的經驗,曾為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性診所主管醫生。麥醫生與他的同事曾出版本港性別焦慮症的研究。

張佩琦博士為跨性別資源中心輔導員、資深心理輔導員及性別研究學者。

梁詠恩為跨性別資源中心創辦人及主席,因其跨性別身份及獨特視野,對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及種種不公義尤其關注。

跨性別資源中心於2008年成立,致力於推動香港的跨性別運動,以教育為基礎,為社會人士及跨性別社群提供資訊及資源,幫助社會了解及加深認識跨性別議題,以及讓跨性別人士得到應有之協助及權益。中心工作分為社群服務、公眾教育及倡導工作。每月舉辦聚會,讓跨性別人士有適當的空間,發揮關顧互助精神,亦讓社會上對跨性別友善的人士,能有接觸及支援群體的渠道。

 

 

Link: https://www.eoc.org.hk/en/policy-advocacy-and-research/research-reports/2016-4

 

網址:https://www.eoc.org.hk/zh-hk/policy-advocacy-and-research/research-reports/2016-4

 

在2014年出版的《同志及跨性別平權報告》一書中,人權監察副主席莊耀洸律師撰寫〈從國際人權標準看性傾向和性別認同歧視〉。

「近年聯合國大力推動性傾向和性別認同平等權利,有人批評聯合國推行新權利以至特權,但聯合國人權專務高級專員Navi Pillay反駁,生命權、人身安全和免受歧視之權利,乃普世價值,載於國際法。」

「聯合國人權專務高級專員在2011年提交人權理事會的報告中,提出維護性小眾權益的對成員國十項建議,在此引述與香港攸關的三項:一、制定全面反歧視立法,包括性傾向及性別身分歧視立法;二、促使變性人選擇性別獲法律承認;三、為執法人員舉辦提升意識和培訓計劃,支持公眾教育運動,以抗衡一些公眾仇視同性戀和變性人的行為,並支持在學校的反恐同運動。」

 

報告內容:同志及跨性別平權報告

 

《同志及跨性別平權報告》2014/3
出版:香港基督徒學會、女同學社、同志公民、性神學社、彩虹之約、跨性別資源中心

香港跨性別社群發展與歧視個案研究(電子版下載)

作者:陳文慧

 

收錄於:

性地圖景:兩岸三地性/別氣候(2011.9)

出版者: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主編:甯應斌執行

編輯:沈慧婷美術

編輯:宋柏霖

校對:沈慧婷、林彥均

ISBN:978-986-02-9040-0

電子書全書下載:http://sex.ncu.edu.tw/publication/book_common_39.html